粉末冶金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粉末制备、混合与添加剂、成型、烧结以及后续处理等步骤,具体如下:
粉末制备:机械法:通过机械破碎、研磨等方式将块状金属或合金加工成粉末。例如,采用颚式破碎机将较大的金属块破碎成较小的颗粒,再通过球磨机进一步研磨,使颗粒尺寸达到所需的粉末粒度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,能生产出不同形状和粒度分布的粉末。
物理化学法:包括还原法、雾化法、电解法等。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粉末,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粉。雾化法是将熔融的金属液流通过高压气体或水雾化成细小的液滴,凝固后形成粉末,常用于生产不锈钢、镍基合金等粉末。电解法是通过电解金属盐溶液,使金属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析出形成粉末,可制得纯度较高的金属粉末,如电解铁粉。
混合与添加剂:混合:将不同成分的金属粉末或添加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,以获得所需性能的材料。例如,在制备硬质合金时,需将碳化钨粉末与钴粉等按特定比例混合,确保成分均匀性,从而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。
添加添加剂:为了改善粉末的成型性能、烧结性能或提高材料的最终性能,会加入一些添加剂。如加入润滑剂(如硬脂酸锌)可以降低粉末颗粒之间以及粉末与模具之间的摩擦,有利于粉末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和压实;加入粘结剂(如聚乙烯醇)可以提高粉末的成型性和坯体的强度,防止坯体在脱模和搬运过程中开裂。
成型:压制成型:将经过混合和添加添加剂的粉末放入模具中,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其成型。根据压制方式的不同,可分为单向压制和双向压制。单向压制是在模具的一端施加压力,适用于形状简单、高度较小的零件;双向压制则是在模具的两端同时施加压力,能使粉末在模具中分布更加均匀,适用于高度较大或对密度要求较高的零件。例如,汽车发动机中的粉末冶金齿轮坯就是通过压制成型制备的。
注射成型:将混合好的粉末与适量的粘结剂制成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注射料,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型腔中成型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、精度要求高的小型零件,如手机中的微型齿轮、电子元件的封装外壳等。
等静压成型:对于一些形状复杂、尺寸较大或对密度要求非常均匀的零件,可采用等静压成型。将粉末装入弹性模具中,放入高压容器中,通过液体介质均匀施加压力,使粉末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相同的压力而压实成型。例如,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些大型粉末冶金结构件,常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来获得较高的密度和均匀的性能。
烧结:将成型后的坯体加热到低于其熔点的温度进行烧结,使粉末颗粒之间形成冶金结合,提高零件的密度、强度和其他性能。在烧结过程中,粉末颗粒表面的原子发生扩散,颗粒间的颈部逐渐长大,孔隙逐渐减少,最终形成致密的金属材料。例如,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在烧结后,其密度可从成型后的相对密度 60% - 70% 提高到 90% 以上,强度也大幅提高。根据材料的不同,烧结气氛可以是还原性气氛(如氢气、分解氨等)、中性气氛(如氮气)或真空环境,以防止零件在烧结过程中氧化,并促进某些反应的进行。
后续处理:机加工:尽管粉末冶金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,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要进行少量的机加工,以满足零件的最终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。例如,对烧结后的齿轮进行齿形加工、对轴类零件进行外圆磨削等,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光洁度。
热处理:通过淬火、回火、渗碳、氮化等热处理工艺,可以进一步提高粉末冶金零件的硬度、强度、耐磨性和韧性等性能。例如,对粉末冶金制造的模具零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,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,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;对一些铁基零件进行渗碳处理,可以在零件表面形成高硬度的渗碳层,提高其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,而心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。
表面处理:为了提高粉末冶金零件的耐腐蚀性、抗氧化性和装饰性等,常对其进行表面处理,如电镀、化学镀、喷涂、磷化等。例如,对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进行电镀处理,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;对一些电子元件的粉末冶金外壳进行喷涂处理,既能起到保护作用,又能满足美观的要求。
粉末冶金、金属注射成型、粉末冶金齿轮
光铭集团专注于金属成形技术及耐磨材料的研发制造,主营产品包括金属压制成形及注射成形粉末冶金制品。
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,创始团队源自国家部级直属科院单位——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,具有丰富的的行业从业经验和研发实力,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。公司先后荣获得5项发明专利,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,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、ISO9001-2015质量管理体系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并获得国际商标认证,是广东省创新型企业、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、广东省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单位、广州市先进粉末冶金集群促进中心发起单位。
广州市光铭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Powered by DedeCMS,Copyright ® 2023-2024